近日,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攻击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5460003B。这一专利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在智能电网安全领域的又一突破,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能力提供新保障。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该专利申请于2022年9月提交。这一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有效识别并防范潜在的网络攻击,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电力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因此,研发有效的攻击识别方法,提升电网的智能化防护能力显得很重要。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根据天眼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院共参与招投标项目1965次,拥有5000多项专利,这些成就为其在智能电网领域的领头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研究机构,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的工作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也影响到国家能源的稳定供应。
该攻击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普遍,能应用于电网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及风险评估等多个环节。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中,数据大量生成且实时传输,这对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专利技术,电力企业能实时监测网络流量,识别异常行为并迅速反应,从而大大降低网络攻击造成的损失。
在全球范围内,智能电网技术的竞争愈演愈烈。美国、欧洲等地区均在积极研发有关技术,以提升其电网的抗攻击能力。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此次获得的专利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全球电网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安全防护手段也在不断进化。当前,基于AI的自动化检测、风险评估等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未来,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可能会进一步强化电网的自我防护能力,推动电网智慧化发展。
结语:随着电力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网络攻击所带来的威胁将慢慢的变大。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通过此次专利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在电网安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有望在智能电网安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